展览现场的卡塔尔世界杯欧宝娱乐在线登入熊玩偶造型
今天的主角是孩子们
三个月前,由著名的“熊猫人”、当代艺术家赵半狄发起的27名小男孩化身大熊猫在黄河边脱衣裸奔的事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关注,而这一事件的背后,则是由15000多个孩子参与的“用创造力换一座孤老院”系列艺术公益活动。11月14日,这一活动在郑州掀起了高潮,“用创造力换一座孤老院”艺术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出自河南、四川、北京、武汉、甘肃以及台湾地区众多青少年之手,包括影像、装置、油画、水墨、雕塑、剪纸、图片等多种形式的数千件作品,为人们奉献了一次中国艺术史上最独特的当代艺术展览。
爱心盛典:孩子们都是明星
“今天是一场创意的盛会,是一场爱心的盛典,我们所有参加活动的同学都是明星!”开幕式最后,10岁的小主持人艾哲乐带领数百名中小学生,仿如电影明星一样走上了通往展厅的红地毯,并在红地毯前面的一面巨幅海报上签名,活脱脱一幕明星地毯秀。
开幕式还出现了令人惊喜的一幕,来自瑞士的国际收藏家乌利·希克,当场拿出100万人民币支票递交给河南美术馆馆长,表示对孩子们艺术作品的认可和对该项公益活动的支持,赢得现场最热烈的掌声。据赵半狄介绍,该活动自今年6月1日在河南发起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共超过15000名青少年的参与。此次最终选出参展的几千件作品的售卖所得,将全部用于捐建一座位于黄河边的孤老院。孤老院的选址已初步确定,将修建在开封县或者兰考县。对于希克先生所捐助的100万元人民币,赵半狄表示,这笔钱意味着孤老院的修建计划已经得到了实现,孩子们的智慧和努力没有白费。
创意亮点:废品做成“熊猫金刚”
在长达1500米的展览现场,13岁的中学生过杰带来的大型装置作品《我·熊猫》最为引人注目,这个用废旧的轮胎、电视机、洗衣机、音箱、VCD、电线、塑料瓶等等拼接成的“熊猫”,仿佛变形金刚般高高矗立当庭。更妙的是,位于“熊猫”头部的旧电视机里还重复播放着一段黑白影像,过杰在里面侃侃而谈他的慈善梦想:“虽然有人会看不起我爸爸的职业,但是我并不自卑。我会努力,争取以后能帮助到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据悉,过杰来自郑州西郊城乡接合部,父母靠收废品为生,他的创作材料,均来自父母平日用来换取生活费的废品。在展览开幕的头天下午,记者在现场见到了正在布展的过杰,他的父母默默充当着他的助手。当时收来并被他们修理好的VCD一下子又出了问题,过杰的父亲正在那里小心翼翼地修理,在第二天的展览上,观众们如愿在“熊猫金刚”头部的黑白电视机上看到了过杰。
另一件同样用废品做成的作品是一个骑自行车的大熊猫装置,它最令人注意的特点就是全身以使用过的刷锅用的钢丝团组成,样子十分可爱,吸引了现场的不少孩子们上前与它合影。
感动城市:跳拉丁舞的小女孩
展厅的入口和出口,同时在占据了整面墙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两段影像。其中一段是孩子们参加整个活动的纪录;另一段是8岁的女孩高铬莉,这位热爱拉丁舞的小女孩,和妈妈居住在十平方米的蜗居里,为了让妈妈快乐,她把床当舞台,希望让更多的人快乐,她一个人带着心爱的大熊猫,不断舞蹈,舞出小巷、舞上街道、舞向广场,不断有人加入其中,整个城市都被感染了。现场有人表示,这一段影像,不亚于一个出色的城市宣传片,或者是一个歌舞片。
另一位加入到“熊猫拉丁”的小女孩李纪璇,念念不忘她卧床8年的植物人爷爷,每次跳完舞,她都会来到爷爷的病床边,用单簧吹奏刚刚学会的《欢乐颂》,坚信爷爷能感受到快乐。遗憾的是,就在展览开幕的前几天,她的爷爷停止了呼吸,由此李纪璇缺席了当天的开幕式。她说,她要像爱爷爷一样,帮助那些无家的孤寡老人。
来自郑州51中的四位女生专门为这次活动组成一个“熊猫微笑”歌唱组合,创作出一首名为《熊猫梦想》的单曲,灌制成唱片。爱让她们成长,爱成为偶像,她们还像明星那样搞起了现场签售,并说:“希望大家喜欢我们的音乐,支持我们的孤老院计划梦想成真。”不到两分钟,购买的人就排成了长队。
喜忧参半:中国藏家欠缺品位爱心
活动发起人、艺术家赵半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用创造力换一座孤老院”行动,为中国青少年艺术教育开了打通艺术和现实的新路。几个月来,爱和创造力已经在参加活动的近两万名孩子心中埋下了种子。而当纪念碑般的孤老院在黄河边建立起来,所有参加活动的孩子,名字不分先后,都会铭刻在孤老院墙上。他还表示,未来的孤老院,在结构等方面的设计上会动用专业人员,但在外墙等装饰布置上,他希望由孩子们运用他们的想像力来参与,让其自始至终成为由孩子们的创造力而建成的孤老院。
作为一名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优秀艺术家,赵半狄平时身边围着不少收藏家,但他们感兴趣的其实只是赵半狄本人的作品,着眼于作品的短暂的市场升值。为此,赵半狄对记者表示:“我其实喜忧参半,喜的是,看到孩子们这么优秀的艺术创作力,而且得到了国际收藏家的认可,使得捐助孤老院的梦想可以变成现实。忧的是,之前很多国内收藏家向我表示对孩子们的作品感兴趣,但是今天开展他们却一一缺席,让人失望。我觉得他们缺乏欣赏眼光。其实,孩子们充满童真和幻想,他们的作品绝对有艺术欣赏价值,甚至比起一些专业的艺术家,也毫不逊色。”(图片提供/黄端)
("用创造力换一座孤老院”郑州开展 http://manke8.com/Art/show.asp?id=335)